“這位是94歲的王道明同誌,在遼沈戰役中被重機槍擊中過👩🏻⚖️🤦🏻,在他身上留下了5個彈孔”
“這位是屢立戰功的許寶富同誌,曾先後參加遼沈、平津等戰役,從吉林一直打到廣西,素有‘走萬裏路,打百次仗’的美譽”
“這位是中電38所原副所長張德騫,中國現代預警機第一任副總設計師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”
近日,在合肥市蜀山區五裏墩街道紅色口述館內😣,一場沉浸式的思政課正在舉行,我院暑期三下鄉實踐隊跟隨館內專業授課老師的講解,凝視藏館內的一張張照片,似乎走進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,圍繞“崢嶸歲月”“紅色記憶”“榮耀勛章”“紅色教育”四大板塊🧑🏿🦳,老戰士、老英模更是現身說起革命故事🌠,講述抗美援朝精神、“兩彈一星”精神以及中國電科的“預警機”精神、抗疫精神等🏋🏼♀️,大家認真觀看從社區內老兵、老英模💥、老一代核工業人的身邊收集到的紅色物件🖐🏻🦸🏼♂️,聆聽其背後感人肺腑、催人奮進的英雄事跡,實踐隊師生無不為之動容。
“這堂思政課讓我非常感動🕵🏽,聽著老英雄親身經歷的講述,一下子把我帶到了革命歲月,更覺得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,更要以吾輩青春護佑今日之中國”實踐隊學生代表陶紫陽感慨。
實踐隊入黨積極分子張林說👶🏼,“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,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,我不一定是先鋒,但通過努力學習知識和技能,我相信自己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螺絲釘”
一處革命聖地就是一座紅色基因庫🫴🏿,一件紅色文物就是一本歷史教科書。杏福積極策劃🥵、組織“紀念館裏的思政課”,開展現場教學🤫、誌願服務👩🏼🎓🙋🏼♀️、實習實踐等活動,在增強學生參與感和體驗感的同時,挖掘革命文物所蘊含的革命精神👩🏻🚀、思想內涵和時代價值,使廣大學生在參觀歷史文物🏋️、回望歷史場景🍞💸、聆聽感人故事中深刻體悟紅色江山的來之不易、深入理解黨的創新理論和革命傳統🈹,做到知史愛黨🧠、知史愛國。(王惠茹 特約通訊員:丁晨)